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叶抱枝

叶抱枝
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元宝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气

    ①指肺的功能活动。②指呼吸之气,包括胸中的宗气。③指肺的精气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肺气通于鼻,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。”

  • 替灸膏

    其作用可以替代艾灸的一种膏药。《杨氏家藏方》(宋·杨倓)载:“替灸膏治下焦虚冷,真气衰弱,泄利腹痛,气短,……附子一两,吴茱萸、马兰花、蛇床子三味各一分,木香一钱,肉桂去粗皮二钱,右件为细末,每用一大

  • 不迁正

    运气术语。司天之六气不得应时而至,多因前一司气太过(不退位),引致下一司气衍迟,因而气候失常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司天不得其迁正者,即前司天以过交司之日。即遇司天太过有余日也,即仍旧治天数,新司天

  • 耳内疮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三:“或问耳中生毒何如?曰:耳中所患不同,皆由足少阴、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然。其证有五:曰停耳,亦曰耳湿,常出黄脓;有耳风毒,常出红脓;有缠耳,常出白脓;有耳疳生疮臭秽;有震耳,

  • 消心

    病名。即上消。《证治要诀·三消》:“上消消心,心火炎上,大渴而小便多。”“消心之病,往往因欲饮食过多,及食啖辛热,饮引既多,小便亦多。当抑心火使之下降,自然不渴,宜半夏泻心汤。”参见上消条。

  • 项强

    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亦称颈项强急。指颈项部肌肉筋脉牵强拘急。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,或感受暑温,或津血耗损,筋脉失养所致。本症可见于伤寒,暑温、中风、痉病等。《伤寒括要·项强》:“太阳项强,无汗

  • 内托羌活汤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七方。羌活、黄柏各二钱,防风、当归尾、藁本各一钱,肉桂三分,黄芪一钱半,连翘、甘草、苍术、陈皮各五分。水二盏、酒一盏煎服。治发于足太阳经的尻臀痈,坚硬肿痛,两尺脉紧而无力者。《外科正宗》

  • 类伤寒

    病名。指类似伤寒的发热性疾患。《医学心悟·伤寒类伤寒辨》:“伤寒者,冬令感寒之正病也,类伤寒者,与伤寒相似而实不同也。世人一见发热,辄曰伤寒。”程氏以冬令感寒者为正伤寒,以春季发病为温病,夏季发病为热

  •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又名热疖、石疖,俗称疖子。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痈疽第二则云:“凡肿根广一寸已下名疖,一寸已上名小痈……”。即疮痈之最小者也。俗称以夏日所生之小肿为热疖。由内蕴热毒或外受暑

  • 蕨儿菜

    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