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唐本草

猜你喜欢

  • 汪绂(fú 福)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双池。安徽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辑有《医林纂要探原》一书(1758年),论述医理及本草药性,强调阴阳五行、四时、六气等古典医理,主张诊病需要逐本。

  • 伤寒口疮

    病名。系指患“伤寒”而发生的口疮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七:“夫伤寒,冬时发其汗,必吐利,口中烂生疮,以其表里俱虚热,热不已,毒气熏于上焦故也。”参见口疮条。

  • 假荔枝

    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张汝珍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子培。四川成都人。长于瘟病,认为温病之名愈多,其诊治之法,愈不易明确,主张求诸简化,故撰《春温三字诀》(1861刊行)。

  • 鬲痰风厥头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风痰相结而引起的顽固性头痛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鬲痰者,谓痰水结聚于胸鬲之上,又犯大寒,使阳气不行,令痰水结聚不散,而阴气上逆,上与风痰相结,上冲于头,即令头痛,或数岁不

  • 肾虚自汗

    自汗证之一。《证治汇补·汗病章》:“肾虚自汗,潮热咳嗽。”《医略六书杂病证治》卷二十:“肾虚自汗,夜热骨蒸。”治宜滋肾以固封藏,可用都气丸、五味子汤等方。参见自汗条。

  • 黄土饼灸

    隔饼灸之一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取净土和水为泥,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,细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施灸。每灸一炷,即易一饼,施灸壮数,当以病情而定。适用于发背疔疽,对白癣、湿疹等也有一定疗效。

  • 荔仁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荔枝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程玠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文玉,号松崖。新安(今安徽祁门县西)人。成化(1484年)进士,喜好医术,撰《松崖医径》及《眼科应验良方》行世。另有《医论集粹》、《脉法指明》二书,未见刊行。其兄程琎,因多病而业

  • 风热耳聋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。系指耳聋之因于风热上攻,气机不利,清窍受扰者。症见头痛、鼻塞、耳胀痛、耳鸣、耳聋等。治宜疏风清热,佐以芳香通窍。用银翘散加减。参见耳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