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袖珍本草隽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。
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病变。①使体内湿热蕴积生毒,好发疔疮痈肿等疾患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高(膏)梁(粱)之变,足生大丁(疔)。”②热中于内,上下不和,气血逆乱,易发中风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
病证名。又名暑产。杨子建《十产论》:“热产者,言盛暑之月,产妇当温凉得宜。热甚,产母则头疼,面赤昏晕。若产室人众,热气蒸逼,亦致前患,名曰血晕。若夏月风凉阴雨,亦当谨避。”
润燥法之一。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。患者面色苍白、唇爪欠红润、时觉头眩、心悸、大便干结难下、舌质嫩而色淡、脉细数,用首乌、当归、生地、麻仁、桃仁、枳壳等药。
即头摇。见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。详头摇条。
见《湖北科技》(8):60,1972。为向日葵花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即鱼脑石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