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。官阶从八品上。参见太医署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腹皮痈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珣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睿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通“巅”。即头顶部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篇:“心脉……微为血溢,维厥耳鸣颠疾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若脉而微,……其耳必鸣,其疾在巅。”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朱砂莲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清·杨凤庭撰于清·乾隆年间。初刊于1911年。作者谓读医书运用书中药方,有如以手弄丸,圆转自如,不可泥古。故题名《弄丸心法》。卷1~2总论脉诀;卷3~4杂论医理;卷5~7内科杂证;卷
推拿穴位。即青筋。详该条。
①热邪。六淫中与火同一属性的致病因素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,……其性为暑。”②热证。辨证的八纲之一,各种原因引致阳气亢盛的病证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盛则热。”③治疗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