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指水肿以气滞为主者。《丹溪心法·水肿》:“气肿者,皮厚,四肢瘦削,腹胁胀膨。”多因气滞湿郁水凝所致。治宜理气化湿,消肿除满,用橘皮煎丸、加味枳术汤、控涎丹、推车丸、增损流气饮等方。参见水肿条
见重楼玉钥条。
详见邪条。
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第四足趾。又称小指次指。
《类证治裁》卷七方。篇蓄一握。水煎服。治脱肛,肛头虫痒。
即语声重浊。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经脉名。即手少阳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臂少阳脉:出中指,循臂上骨下兼(廉),奏(凑)耳。其病:产(生)聋,□痛。诸病此物者,皆灸臂少阳之脉。”
出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。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,充养身体各部,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,故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