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砧,故名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吴茱萸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医镜》。即臂痈。见该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阴心经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妊娠腹痛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:“妊娠小腹痛者,由胞络宿有冷,而妊娠血不通,冷血相搏,故痛也。”详妊娠腹痛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陈文昭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亦名经来发热,经病发热。包括经行潮热。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症。有外感、内伤、虚实之分,以内伤居多。《女科经论》引李氏“经行潮热有时为内伤,属
综合性医著。3卷。清·赵濂撰于1883年。上、中二卷医法补要,论述内、外科等多种病证的证候、治法和方药。下卷见症实录,记载治案196条,反映了作者各科的临床经验。全书内容简要,切于实用。赵氏在治法上敢
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。即魇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