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注喉科杓指
见喉科指掌条。
见喉科指掌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当归枳壳汤,见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骨名。即胸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胡颓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宋太医局对医生的考试内容之一。其方法系由教授出题,由被考者根据记忆进行笔答。
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即凤眼草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枕藏外科钞》。即涌泉疽,见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五丁之一。根在肾、发于耳前、状如瘢痕,色黑坚硬,使人牙关紧闭,腰痛脚膝不仁,用紫花草敷疮上,余同疔疮。②出《证治准绳》卷二,耳疔之又名。③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三。肾疔之又名。④出
病名。指大便数旬不通,时呕而食不进者。《医钞类编》卷十五:“大便二三旬不行,时时作呕,饮食不进,虽少与汤水,呕吐愈加,此为下格。盖下既不通必反于上。……宜调胃承气,热饮,顿下宿结及溏粪胶粘恶物,则呕吐
即腥臭气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