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痈
病名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手足指(趾)的第二节。手足大指(趾)无此节。
书名。10卷。张骥撰。本书辑录《内经》中有关用药理论的原文,分为阴阳色气味、气运、五岁、穴化、五方、水谷、五宜、五过和药制共九类,分别予以集注,并加按语说明。1923年成都义生堂刊印发行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,即山柰,详该条。
拳头,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。
①又名鬼门。即汗毛孔。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,故称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故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……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”。②经外穴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,旁开3寸处。③子户穴别名
【介绍】:见顾金寿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榕须,详该条。
喑,为瘖的异体字。即失音。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四方。又名五皮散。炙大腹皮、炙桑白皮、茯苓皮、生姜皮、陈皮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水煎,或用磨木香水煎,热服,日二至三次。功能利湿消肿,理气健脾。治皮水,四肢头面悉肿,按之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