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僧人,又名释智宣。撰有《发背论》1卷,已佚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。即守中丸第一方,见守中丸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躁证之一。指因热盛而躁急、躁动者。《赤水玄珠·烦躁门》:“阳躁者,烦渴欲饮,愤激躁怒,二便不利。经云:诸躁狂越,皆属于火者是也。”参见躁条。
病证名。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。《症因脉治》:“外感衄血之症,恶寒身热,头疼身痛,鼻孔出血。”多因外感风热,或内有积热,外冒风寒,或太阳失表,热郁于经,阳明失下,热郁于里,或温病误用辛温,扰动经血所致。
挛证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详挛条。
①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拦路虎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615~?【介绍】:清代著名医家。字讱庵。安徽休宁人。早年业儒,为邑诸生,三十余岁时弃举子业而潜心医学,前后四十余年,博览诸子经史及各家医籍,撰述较多,其中有:《医方集解》(1682年刊行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蒲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克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