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牛角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十二经之络脉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孙络之脉别经者……传注十二络脉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指小儿肿满,因皮肤受风,风搏于气而致虚肿如吹者。参见小儿肿满条。
治法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轻,指病邪浮浅,病位在表;扬,宜扬发散。指对轻浅的病证,宜使用发散宣扬的治法,顺病势向外发泄。例如外感初起,病邪在表,用解表法使之汗解。
古病名。十水之一。《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候》:“黑水者,其根起于肾,其状先从足肤肿。”参见十水条。
出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菟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风痹、走注。详风痹条。
即刺络拔罐法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。即上巨虚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