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孙志宏条。
病名。即右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之有头疽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又名耳后发、耳后疽、耳后疮、发颐、参发颐、耳后毒。证同夭疽。治法参见有头疽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傅青主女科》。不孕症型之一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见下廉条。
①指腹前壁的皮肤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任脉之别,名曰尾翳。……实则腹皮痛,虚则痒搔。”②中药名。大腹皮的简称。
即夹惊伤寒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补法之一。是以补气药与补血药并用治疗气血俱虚之证。气血俱虚多见面色苍白、头晕心悸、气短乏力,舌质嫩淡,脉细弱,用八珍汤之类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柿霜加工后的药材名,详柿霜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