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一
见太乙条。
见太乙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3卷。清·程知撰。作者于《伤寒论》注家中认为喻嘉言能“破前人之窠臼,开后学之悟门”,但又指出喻氏《尚论篇》中经文有缺遗,编次分节或有欠妥,注解或有个人臆见,与经旨未能尽合。遂以喻书为基础,参互
指申时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日晡所发潮热,不恶寒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①指肢体肌肉之间互相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。大的缝隙处称谷,小的凹陷处称溪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大会为谷,肉之小会为溪。”②泛指经络穴位。谷,相当十二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;溪,相当于穴位所在处。《素问
三商之一,见该条。
汉代以前的方剂称经方。其说有三:①后汉·班固的《汉书·艺文志》医家类记载经方十一家,这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。②指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和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的方剂。③专指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所记载
出《外台秘要·伤寒门》。指由天地间的疫毒戾气流行传播而引起的传染性流行病,如天行温疫、大头天行之类,所以天行是疫病的别称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疫论》:“疫病者,……一方之内,长幼患状,率皆相类者,谓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香附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阴虚火旺犯肺所致的气喘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内火喘逆之因:内而欲心妄动,外而起居如惊,五志厥阳之火,时动于中,煎熬真阴,精竭血燥,内火刑金,肺气焦满而喘逆作矣。”症见喘逆自汗,五心烦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