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天和尚
【介绍】:
见马哈德哇条。
【介绍】:
见马哈德哇条。
指通下乳汁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。详见催乳条。
书名。统指《开宝新详定本草》及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详开宝新详定本草条。
①骼。①泛指骨的高起处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地有山石,人有高骨。”②腰椎骨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而强力,肾气乃伤,高骨乃坏。”③腕骨中位于外侧之骨,即腕后高骨。解剖名桡骨茎突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
【生卒】:1397~1496年【介绍】:明代本草学家。字廷秀,号止庵。云南嵩明县杨林村人。读书很多,通晓经史各家书籍,并且精于医药。因不愿做官,居住在民间,常和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兄弟生活在一起。著述较多
俗称屁股。骶骨部两侧隆起的臀大肌部分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……其支者,从腰中下挟脊贯臀,入腘中。”
表邪入里化热,气分的热势已盛而卫分证仍未消除的病证。症见壮热、口渴、心烦、汗出,伴有恶寒、身痛,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。治宜清热解表,表里两解。
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出《疠疡机要》上卷。因脾肺气虚者,宜服补中益气汤;肝肾阴虚者,服六味地黄丸;阳气虚所致者,服八味地黄丸;肝经湿热者,宜用柴胡清肝散;兼发热恶寒者,服圣愈汤。
脐带的别名。
病名。见《医学纲目·伤寒部》。又称热气霍乱。多因感受暑热湿浊之邪,或内伤饮食厚味,郁遏中焦所致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热至则身热,吐下霍乱。”《霍乱论》:“倘热霍乱因暑邪深入而滞其经隧,显脉细、肢
病证名。指炎暑因伤房劳及杂进膏粱水果致全身阳气不得伸越的重危病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暑病源流》:“内伤夹暑者,暑月房劳,兼膏粱水果杂进,至周身阳气不伸,脉沉细,或弦紧,面垢,无汗恶寒,四肢厥逆拘急,霍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