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柱

天柱

鼻柱骨之别名。详鼻条。②经穴名。代号BL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项部,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陷中,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.3寸处。布有枕大神经干和枕动、静脉干。主治头痛项强目赤痛,咽喉肿痛鼻塞肩背痛小儿惊癫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③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位于项部正中线,自枕骨下方至第七颈椎棘突一线。《幼科推拿秘书》:“天柱,即颈骨也。”治发热等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香消毒散

    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方。煨大黄、黄芪、炒牛蒡子、牡蛎(盐泥裹烧)、金银花各五两,炙甘草二两,没药、乳香、栝蒌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去渣,疮在上者食后服,疮在下者食前服。治恶疮。

  • 陶针

    以陶瓷碎片代针称陶针,或称瓷针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以瓷针治病,亦砭之遗意也。”参见陶针疗法条。

  • 吴绍轩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文炳条。

  • 胎麻

    出明·汪机《痘治理辨》。即奶麻。详该条。

  • 精滑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济生方·虚损》。又称滑精。详该条。

  • 风湿痰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风湿郁结经络,津液输布失常,凝滞为痰,则见四肢痿痹,屈伸不便,如果眼皮及眼下有烟灰样黑色者,则为痰之确证,宜从痰湿施治。

  • 卫嵩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医门金宝鉴》三卷,已佚。

  • 挂线法

    是用药制丝线(或普通丝线)或橡皮筋等挂断肛门瘘管的方法。亦适用于疮疡溃后形成的瘘管。其原理是利用线的张力促使局部气血阻塞,肌肉坏死,以达到切开瘘管的目的。

  • 水瓜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丝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声嗄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八。嗄者,声破(《玉篇》);声变也(《集韵》);《红炉点雪》卷二“金为火烁而损,由是而声嗄、声嘶见焉。”系指音嘶不清、发声不彰。即音嘶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