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阳盛已极,不能与阴气相交,故气血盈溢于三阳经,与三阴格拒,表现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的四倍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。”参见关格条。②指寒邪壅遏胸中,胃阳被格拒的吐逆症。表现为四肢冷,
病证名。出《陈氏秘传》。指患肢伸长。髋关节前脱位证候之一。详胯骨出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①指风寒湿邪外袭皮毛所致的痹证。也有称寒痹者。《医宗必读·痹》:“皮痹者,邪在皮毛。”证见瘾疹风疮,搔之不痛。初起皮中如虫行状。治宜疏风养血,用秦艽地黄汤、羌活汤、蔓荆实丸等方
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。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。它认为人体是以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五脏为中心,以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等六腑相配合,以气、血、精、津液为物质基础,通过经络
推拿方法名。见《医学衷中参西录·治痰饮方》。用手捏结喉部。常与点天突穴法同用治痰厥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·治痰饮方》:“捏结喉法……其令人喉痒作嗽之力尤速。欲习其法者,可先自捏其结喉,如何捏法即可作嗽,则
证名。指脚底皮肤泛现红色的症象。《石室秘录·奇治法》:“人脚板中色红如火,不可落地,又非痰毒,终岁经年不愈。”由于阴虚火聚于脚心不散所致。治宜滋阴清火为主,方用六味地黄丸加甘菊花、玄参、麦冬、沙参、石
现代针灸术语。与刺激点比较而言。因其刺激部位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,故称。如皮肤针、腕踝针、头针等常用这个名称。
病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倒睫、拳毛倒睫、倒睫拳挛、拳毛倒插、拳毛倒睫。本证常并发于椒疮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倒睫拳毛之证,由皮松弦紧,故拳毛倒入。内刺睛珠,碜涩难开,眼胞赤烂,痒而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产门不闭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因齿龋而牙齿脱落者。《仁斋直指方》:“手阳明之支脉入齿,壅则齿浮,虚则宣露,挟风则上攻头面,疳则变成龋脱。”详齿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