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喉舌备要》。《喉科方论》:“此症发在喉中,左右舌俱黑色,此是肾经传来不治之症。患是症者,必大寒大热,盖伤色过度,肾绝故也。”治宜滋肾养液。用左归饮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
痰证之一。指喘而有痰者。虚喘、实喘皆可见此症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喘痰:虚喘者,气乏身凉,痰冷如冰;实者,气胀胸满,身热便硬,喘动有痰而有声。”方用定喘汤加减。参见喘证有关条。本症可见于哮喘性支气管炎
即砭石。《礼记内则》:“古者以石为针,所以为刺病。”
《幼科发挥》卷一方。黄连五钱,朱砂二钱半,胆南星一钱,甘遂三分。为末,粟米糊与猪心血杵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灯心煎汤送下,日一、夜三服。治小儿发搐,日久不愈,一月一发,或一月再发,病成痫者。
见证治百问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证见骨蒸劳热,咳嗽潮热,往来寒热,口干便燥等。宜逍遥散,舒肝养血以润燥。
【介绍】:参见刘默条。
证名。《济生方》卷四:“健忘者,常常喜忘是也。”即健忘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KI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阴维、阴关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,旁开0.5寸处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脐下3.5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
病证名。单南山《胎产指南》:“孕妇胸腹满胀便秘,遍身浮肿,名曰胎水不利,宜服鲤鱼汤。”参见胎水肿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