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宋人医方三种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肾利水

    治法之一。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方法。肾阳虚则气化不利,易致水湿内停。如四肢浮肿、面色苍白、腰部痠冷、小便短少,舌淡、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用济生肾气丸。

  • 山韶子

    见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韶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大乌头煎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乌头煎,见该条。

  • 眼胎赤

    病证名。又名胎赤眼。即初生儿眼睑及结合膜充血、糜烂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夫小儿眼胎赤者,是初生洗目不净,令秽汁浸于眦中,使睑赤烂,至久不差,故云胎赤也。”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。治宜清热解毒,内服

  • 药园师

    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。隶属于太医署。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,共2人。参见药园条。

  • 胃主腐熟

    胃的主要功能之一。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为食糜的过程。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:“中焦者,在胃中脘,不上不下,主腐熟水谷。”

  • 七日风

    病名。脐风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小三关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指三关,详该条。

  • 茨藜根

    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即刺梨根,详该条。

  • 桂圆肉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龙眼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