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四饮之一。多因大渴暴饮过多,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溢饮者渴暴多饮,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。”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》:“饮水流行,归于四肢,当汗出而不汗出,身体疼
即季胁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》。即痱疮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4册,分为前后两编。前编系明·沈子禄撰于1566年;后编为明·徐师鲁撰于1576年。其后又经清·尤乘重辑,刊于1689年。前编名“分野”,记述全身体表部位的名称共88条,逐一详引博考《内经》等书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多因湿热下注,气血凝滞而成。症见肛门四周皮肤扁平状隆起,痛痒出水,有奇臭,甚或延及会阴部,治宜解毒为主,可服升丹合剂(小升丹2.56克,黄柏5.12克,甘草2.56克,水泛为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五脏病候之一。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等篇。泛指肾脏发生的多种病证。肾病以虚证为多,所谓实证,也多属本虚标实。肾虚多由精气耗伤所致。临床表现有头晕耳鸣,精神不振,腿膝痿弱,腰痰遗精等。若肾阴虚,伴见颧红
即宣肺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?~1827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子雨,又字作霖。浙江平湖人。有才略,长于诗,兼精医术,求治者甚众。晚年遴选生平经验之方,集为一编,凡药名、性味、分量等,一一疏证,详述制方之法,使不能医者亦能
出《延年方》。为牛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