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信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原籍不详。随从护送高宗赵构南迁杭州,曾任国医院使。后迁居西安(今浙江衢县)。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家。原籍不详。随从护送高宗赵构南迁杭州,曾任国医院使。后迁居西安(今浙江衢县)。
①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王瓜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医杂志》(12):812,1958。为桃南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二。即白屑风。详该条。
出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榼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罗勒之别名。②出《唐瑶经验方》。为佩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③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中风证候类型之一。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中风论》。即“邪入于脏”(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)。中风证情最重者。症见猝然昏迷,不能言语,唇缓不收,口角流涎等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神昏
书名。广东中医学院编。本书分上、下两篇。上篇总论中药配伍、方剂组成等;下编分解表法、清热法等共19法。每法先介绍常用中草药,次载常用方剂,共收载中药400余种,草药200余种,方剂300余首。方、药结
养生书。西汉帛书。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。原无书名,经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定名。原文残缺较多,内容主要是关于不食谷物利用食气养生的一些记述。
病名。①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。因瘀血内结少腹而致。症为小腹结痛,硬满有形,甚或大便秘结而黑,小便自利,月经不调等。宜温通逐瘀,用少腹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。②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五。指阴囊外伤后形成的血肿。
《卫生鸿宝》卷一方。青黛、煅蛤粉各三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指头大,每服三丸,睡前噙化。治肝火犯肺,头晕耳鸣,咳痰带血,咽喉不利,胸胁作痛等症。
病证名。指阴虚精亏血少所致的眩晕。《杂症会心录·眩运》:“如纵欲无节而伤阴,脱血过多而伤阴,痈脓大溃而伤阴,崩淋产后而伤阴,金石破伤,失血痛极而伤阴,老年精衰,劳倦日积而伤阴,大醉之后,湿热相乘而伤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