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推陈》。为番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槐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方。葳蕤、茯苓、酸枣仁、石膏各一钱,人参七分。水煎热服。治病后多寐,身犹灼热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秋枫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接脊。见该条。
参见救伤秘旨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即厥阴俞。见该条。
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五积之一。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肾之积,名曰贲豚。”《脉经·平五脏积聚脉证》:“诊得肾积脉沉而急,苦脊与腰相引痛,饥则见,饱则减,少腹里急,口干,咽肿伤烂,目,骨中寒,主髓厥,善忘,其色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