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心虚热证

心虚热证

证名。①指心经虚热的病症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三:“治心虚热,多汗,熟干地黄汤方。”又:“心藏虚热,惊悸心忪,虚乏气短,睡卧不安茯神丸方。”②劳热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心热,微按之皮毛之下,肌肉之上乃得,心主血脉也,日中尤甚。必兼烦心掌热而呕,善笑,善忘善惊不寐,筑筑然动,舌破,消渴口苦,心胸间汗。”治宜养心清热为主。选用大五补丸清心莲子饮等方。参见劳热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猫蓟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拨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又名拨络法、弹拨法、抻法。用手指按于穴位上,适当用力来回拨动。能解痉止痛,对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的作用。

  • 颊疡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颊车痈、金腮疮。指痈生于耳下颊车穴处者。由阳明经积热而发。初起如粟,色红,渐大如豆、如石榴、焮热疼痛。治宜清热解毒,内服犀角升麻汤。若失治。易成漏,经久难愈。

  • 黄溪医垒

    中医丛书。陈易简(无咎)撰。收有《医轨》、《脏腑通诠》、《妇科难题》三种。1924年由上海丹溪学社出版排印本。

  • 瞳缩

    病证名。即瞳神缩小。详该条。

  • 狮子毛草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伸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仙拈集

    方书名。又名《李氏经验广集良方》,4卷。清·李文炳辑。本书属于验方汇编,分内科、妇人科、小儿科及外科四门。每门又按病分类,共130余类。书中选方大多平易可取,并注明出处。

  • 阳关

    经穴名。在腰部者称腰阳关,属督脉;在膝部者称膝阳关,属足少阳胆经。见各该条。

  • 白竻花叶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一叶一枝花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盘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