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公泰
【介绍】:
见忽泰必烈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忽泰必烈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虎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草药手册》,为土儿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西草药》,为金果榄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即荠菜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山慈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豆豉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方。雄黄(如皂角子大)六块,巴豆(不去皮油)、蝎尾各十五个。为细末,入白面五两五钱,水泛和丸,豌豆大,候稍干入麸内同炒香,将一粒放水中,如浮于水上即去麸,每服二粒,温酒或茶水送
病名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多由外感毒邪而致。耳下生核,环颈而生,皮色红光,疼或不疼,寒热交作。治宜疏风清火散结。用活络疏肝散,未溃者外用苍术三黄散,白烧酒调涂;已溃者用地棉根叶和红糖生捣敷。
①病因。即暑邪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。……其性为暑。”②证候。外感暑邪的热证。《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》:“暑热深入,伏热烦渴。”
出《经效产宝·续编》。即产后孤阳绝阴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