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法之一。使用消毒的工具(如鹅毛、鸭毛),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的方法。用于痰涎阻塞咽喉急症或误食毒物或食滞在胃者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。即石苇散第一方,见石苇散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零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白苔而舌体干硬的舌象,为痰火壅结,或热邪传入阳明,胃津耗损所致。宜速下之,佐以甘寒生津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冬瓜瓤之别名,详该条。
从病情在日间和夜间的变化对比,来推断疾病的深浅进退的一种辨证方法。凡病昼增剧而夜安静,为阳有余,病在气分。夜增剧而昼安静,为阴有余,病在血分。昼发热而夜安静,为邪旺于气分,其病在阳。昼安静而夜发热,为
病位在内的疾病,用内服药消除之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上取下取,内取外取,以求其过。”
与真阴相对而言。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即能远怯近症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