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证宝筏
见伤寒指掌条。
见伤寒指掌条。
即血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热乘于血,则流渗入肠,与痢相杂下,故为赤痢。”详血痢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二胡麻油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指儿科五种险恶证候。即囟门陷、太阳陷、眼轮陷、胸下陷、肩胛陷,为小儿精髓不足的危象。
出《幼科发挥》。即百晬内嗽。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莙送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第六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六椎下间主脾热。”
运气术语。即司天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上临少阴少阳。”凡火运太过之年是戊年,又值少阴司天,是戊子、戊午年;少阳司天是戊申、戊寅年。
病证名。即损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损伤咳,男妇因跌打损伤,负重辛苦,劳力伤损,肺脏既损,遇风寒则为咳嗽,或吐咯紫血。宜去心肺瘀血,当归饮。”参见损嗽条。
指臂之上骨,即桡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循臂内上骨下廉。”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