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聤耳,脓耳,缠耳,底耳和囊耳。均由风水入耳,内有积热上壅而成。若不早治,久则成聋。详各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敦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即薏苡仁,详该条。
针具名。指银质所制的针具。参见金针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谓:“龙疽发背起胃俞或肾俞,二十日不泻死,九日可刺……。”即中搭手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手足四肢怠惰松懈如脱的症象。由于脾失运化精微所致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四支解堕,此脾精之不行也。”可见于虚劳等证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燕台集》5卷,已佚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草血竭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指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