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病名。《治疔大全》:“生于正疔之旁,其证极轻,照常治之即瘥。”
见医学切要全集条。
古代下胎毒法之一。小儿初生时以韭根捣汁煮开灌之;或用甘草煎水,浸韭子汁,涂儿唇上。
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,名鬼臣……此即曲池。”《针灸大成》易鬼臣为鬼腿,今多从此说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一年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第六十一。即敷药。详该条。
见清冷渊条。
指涕、泪俱出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故悲哀愁忧则心动……液道开,故泣涕出焉。”
见妇婴至宝条。
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,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蒲种壳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