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小肠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嗌痛颔肿,不可以顾,肩似拔,臑似折。是主液所生病者,耳聋,目黄,颊肿,颈、颔、肩、臑、肘、臂外后廉痛。”
①病证名。指咳嗽因血瘀而致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血嗽,嗽而多唾瘀血也。其脉浮芤而数,必兼喉中有腥气,或因上焦有热,血瘀沉闷,嗽声连并,气不得透。宜桑皮散。或因打扑损伤肺气作咳,多吐黑血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山胡椒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即苍朴二陈汤,见该条。
即扁桃体。位于喉腔内咽前柱(舌腭弓)和咽后柱(咽腭弓)之间,左右各一。与悬雍垂、舌根等组成喉关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10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刘禹锡条。
见肘后备急方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龙眼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伤寒温疫条辨》卷四方。僵蚕(酒炒)、滑石各三钱,蝉蜕十二个,姜黄七分,防风、薄荷叶、荆芥穗、当归、白芍药、黄连、连翘、栀子、甘草各一钱,黄芩、桔梗、大黄(酒浸)、芒硝(冲服)各二钱,石膏六钱。水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