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法源于《灵枢·官针》“远道刺者,病在上取之下,刺府输也”的理论。后金·窦汉卿《标幽赋》又有“头有病而脚上针,左有病而右畔取”的论述。现今泛指远离病变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。又称远取法。如牙痛选取合谷、内
【介绍】:见舒诏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荔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郭雍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金癞将愈,余毒难消,蠹存肺脏,致全身皮肤艾白斑驳如癣。相当于结核型麻风晚期。
《辨证录》卷七方。柞木枝、栀子、桑白皮、茯苓各三钱,白芍药一两,竹叶一百片,泽泻二钱。水煎服。治酒疸,心中时时懊憹,热不能食,尝欲呕吐,胸腹作满。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王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见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。即五仁丸作汤剂。治证同。见五仁丸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绿矾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