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人参商品之一种,详人参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膈。《伤科补要》:“膈者,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,俗名罗膈。”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丁同“疔”,火丁为十三丁之一,状如汤火烧灼,疮头黑靥,四边有皰浆,又如赤粟米,治见疔疮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小便淋沥之意。详淋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五。即子暗。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即风痰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手太阴之正。即手太阴肺经别行之正经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手太阴之正,别入渊腋少阴之前,入走肺,散之太阳(张景岳改为“散之大肠”,从之),上出缺盆,循喉咙,复合阳明。”在腋前从手太阴肺经
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指的是阴液亏耗过度,引起内热证的病机。主要表现为潮热、夜热或五心烦热,多兼有盗汗、口干、舌红、脉细数等症。治疗须滋阴降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