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摇膀子

摇膀子
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士学校《中医推拿学》。一足跨前成弓步势,同侧一手握空拳置于腰后;另一侧上肢伸直,贴近躯干部,缓慢地作大幅度的肩关节回旋运动。可活动关节,增强臂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即脸,头的前部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,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。”“诸阳之会,皆在于面。”人体内脏发生病变时,往往在面部反映出神色的变化。面部望诊是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。

  • 火郁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咳嗽由痰郁火邪引起者。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火郁嗽,为痰郁火邪在中,宜开郁消痰。用诃子及香附、瓜蒌仁、半夏曲、海石、青黛、黄芩为末,蜜调为丸。噙化。”又:“若因肺胃蕴热、痰气不利,宜用前药。若

  • 乾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用八卦而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天廓。详该条。

  •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髌骨。又名伏兔骨,俗称膝盖骨。

  • 气迫

    指主令之气不能应时而至,导致气候反常,成为致病因素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至而不至,此谓不及,则所胜妄行,而所生受病,所不胜薄之也,命曰气迫。”

  • 脱力黄

    病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疸源流》:“力役人劳苦受伤,亦成黄胖病,俗名脱力黄。”与因虫食所致之黄胖病不同。证见黄胖而好食易饥,怠惰无力。治宜双砂丸、伐木丸加味。参见黄胖条。

  • 心寒

    心中自觉寒冷,甚或寒颤。常因心阳虚衰不振所致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肺疟者,令人心寒。”

  • 唐永卿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)人。世代行医,永卿继承家学精习医术,任平江路医学教授。

  • 郑自清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荣条。

  • 发泡灸

    用艾炷烧灼或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使局部皮肤发泡的治疗方法。水泡一般不必挑破,可任其自然吸收。适用于疟疾,头痛,黄疸,神经性皮炎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