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时气病诸候》。指发于肌肤表面的红色或紫、黑色斑点。点大成片,抚之不碍手。《丹溪心法·斑疹》:“斑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。”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:“点大而在皮肤之上者为斑。”又:“斑从肌肉而出,属胃。”多由外感热病,热郁阳明,迫及营血,从肌肉外发所致。斑色以红活为佳,若见紫、黑色为热盛毒重。《寿世保元·斑疹》:“大抵鲜红起发稀朗者吉,棕黑者难治。”斑点初见于胸膺部,迅速发展至背、腹及四肢等处,伴见发热,口渴引饮,烦躁不安,甚则神昏谵语,舌绛而干等症。治以清胃解毒,凉血化斑为主。方如化斑汤、消斑青黛饮等。神昏谵语者,兼用紫雪丹。若里热壅盛,斑出不快者,可酌用下法。《温病条辨·中焦篇》:“斑疹阳明证悉具,外出不快,内壅特甚者,调胃承气汤微和之,得通则已,不可令大泄,大泄则内陷。”斑证虽属热者多,亦有属于虚寒者。参斑疹及阳斑、阴斑、虚斑、内伤发斑等条。本证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各种感染性菌血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湿毒流注

    流注病的一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常因寒热湿毒流注小腿肌肤。症见疮形平坦,状如牛眼,脚跟漫肿,色紫或紫黑,溃后脓水浸渍漫延,日久不敛。类似小腿硬缘性溃疡。治宜服荆防通圣散加木瓜、牛膝、防己、苍术消

  • 绵茵陈

    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茵陈蒿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廖濬泉儿科医案

    医案著作。廖伯筠等整理。此书医案分初生儿疾病、时行疾病两类,凡百例案例,均加按语。廖氏诊治小儿疾病,注重望诊,强调治病求本,辨证与辨病相结合,用药慎重,尤用峻烈之剂,当中病即止,以免伤正。1979年云

  • 痂病

    病名。《叶天士女科证治·保产上总目》:“儿胞下后,膀胱脱出,名曰痂病,或因临盆用力太过,或由气血两虚。”属阴挺范畴。详阴挺条。

  • 阴竭阳脱

    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的枯竭,则属阳的生命活力随之而消失。如亡血可致气脱。参见脱证条。

  • 水亏火旺

    ①火指心火,水指肾水。同水亏火炎。参见该条。②火指命门火。肾阴亏损,命门火偏亢,出现牙齿浮动而痛,性欲亢进,遗精等症。

  • 针灸疗法

    针刺、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的总称。简称针灸。针刺疗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具,刺激人体穴位,运用操作手法,藉以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。艾灸疗法是以艾绒搓成艾团或艾条,点燃后温灼穴位皮表,达到温通经脉、扶阳散寒的目的

  • 受纳之府

    受盛、容纳饮食水谷之处所,指胃而言。《侣山堂类辨》:“胃为受纳之府,脾为转运之官。”

  • 侧水

    指妇女妊娠期间阴道所流出白而稠的液体。清·崔秉铣《妇科宗主》:“妇人有孕,或因气怒,或取重物,偶来白色水,稠者,非胞破之水,名曰侧水。”

  • 用寒远寒

    使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,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参见“用热远热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