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青风。为五风变内障之一。多由肝肾阴虚,风火升扰所致。“视瞳神内有气色昏蒙,如晴山笼淡烟也,然自视尚见,但比平时光华则昏矇日进,急宜治之,免变绿色,变绿色则病甚而光没矣”
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铁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鬾病兼有发热,大便黄而恶臭者。治法见大便恶臭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枝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轮廓无伤,但视而昏花,开闭则干涩异常,掀睑细看,外面养睛神水,有若蜗牛之涎,涎游于黑白之间,徒光无润,须臾风轮内外,气象渐变,枯败如死人,故曰神气枯瘁。”类今之
见医学便览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穿山甲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