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纲目摘要
见莫氏锦囊十二种条。
见莫氏锦囊十二种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三引汤松阿道士方。炮穿山甲一两,炒槐花、明矾各二两。为细末,以黄蜡二两熔化为丸,每服二钱,每早空腹时白汤送下。治痔漏。
解剖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泛指今之脉络膜、视网膜。
出《黄帝内经素问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切脉指法。切脉时用不同的指力和手法候测脉象的方法。轻指力而浮取为举,重指力而沉取为按,中度指力或移动手指寻找为寻。《诊家枢要》:“持脉之要有三:曰举,曰按,曰寻。轻手循之曰举,重手取之曰按,不轻不重委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病证名。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指痘疮发于特殊部位,如蒙头、抱鼻、锁口、锁项等。详各条。
保持精气的充满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不知持满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下颌部,承浆穴外开1寸,当颏孔处。布有面神经,颏神经和面、颏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黄疸,面瘫,齿痛,唇口疔疮;以及齿龈溃烂,三叉神经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
见中西医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