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惺庵

李惺庵
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

【介绍】:

清代医家。字用粹,又字修之,上海市人。先业儒,因有家传而旁通医术,博采前代多种医籍,以《内经》为主,旁及张仲景刘完素张洁古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家之说,编成《证治汇补》一书(1687年),汇集古人关于内科杂证的诊治经验,删繁存要,条理较清晰,论述亦较详尽实用,流传较广。另有《旧德堂医案》一书,为其弟子唐玉书据记录整理而成(辑入《三三医书》中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翳

    眼科病证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翳之色白者称白翳。详翳条。

  • 肾囊风

    病名。生于阴囊部的疮疹。又名绣球风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肾囊风乃肝经风湿而成,其患作痒,喜浴热汤,甚者疙瘩顽木,破流脂水。”本病初起肾囊干燥作痒,继起丘疹、水疱,搔破浸淫脂水,湿烂起痂,迁延日久肾囊皮

  • 痰饮喘逆

    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痰饮喘逆之因:饮水过多,脾弱不能四布,水积肠间,成痰成饮,上干肺家。”证见时咳时呕,卧下喘逆,面色虚白,肠中漉漉有声,甚则喘息倚肩。脉多弦滑,如弦紧则为寒饮、弦数为痰热

  • 甜藤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硬蒺藜

    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刺蒺藜,详该条。

  • 真水

    即肾阴。详该条。

  • 薄厥

    古病名。因大怒而致的厥证。出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菀于上,使人薄厥。”指因暴怒等精神刺激,致阳气亢盛,血随气逆郁积头部,而出现卒然厥逆、头痛、眩仆的昏厥重症。参见中风、厥证

  • 虚烦不得卧

    外感不得卧之一。因外感热病发汗太过,或误下伤里,或妄用吐法而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身表已纯,口虽作渴,不能消水,二便清利,神气懒怯,时时欲睡,时时惊醒,此虚烦不得卧之症也。”如脉见空大者,宜补中益气

  • 名医别录

    药物学著作。①简称《别录》,辑者佚名(一作陶氏)。约成书于汉末。是秦汉医家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一书基础上补记药性功用及新增药物品种而成。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,故称为《名医别录》。原书早佚。梁·陶弘景

  • 募筋

    筋膜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地有林木,人有募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