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根、溜、注、入

根、溜、注、入

指手足阳经中脉气流行出入的部位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足太阳根于至阴,溜于京骨,注于昆仑,入于天柱飞扬也;足少阳根于窍阴,溜于丘墟,注于阳辅,入于天容光明也;足阳明根于厉兑,溜于冲阳,注于下陵(足三里),入于人迎丰隆也;手太阳根于少泽,溜于阳谷,注于少(小)海,入于天窗支正也;手少阳根于关冲,溜于阳池,注于支沟,入于天牖外关也;手阳明根于商阳,溜于合谷,注于阳溪,入于扶突偏历也。”所云根在井穴,溜在原穴,注在经穴合穴,入在颈部和络穴

猜你喜欢

  • 吐清水

    证名。指呕吐清水而无食物者。《古今医统·吞酸叙论》:“吐清水证有五因,有因湿、因痰饮、因寒、因宿食、因虫。明知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为寒湿也;胸膈间漉漉有声者,痰饮也;饮食后而吐清水者,宿食也;但犯寒而作

  • 赵宗古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任太医局太医。曾将名医郝允“六元五运”之法,绘图献给朝廷,行于世。

  • 太医局判局

    宋代医官职称。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,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。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,共2人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等篇。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。又名胎病,说明《内经》早已指出病因中的遗传因素。古代痫、癫二字通用,故痫亦称癫(见《景岳全书·癫狂痴呆》)。《千金要方》称为癫痫。俗名羊痫风。

  • 臑髎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臑会。见该条。

  • 吃忒(te 特)

    即呃逆,又称咳逆。古称哕。《儒门事亲·治病百法·咳逆》:“咳逆,俗呼曰吃忒。”详呃逆条。

  • 续回生集

    书名。清·陈杰辑。参见回生集条。

  • 钱伯常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
  • 许叔微

    【生卒】:1079~1154年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知可。真州白沙(今江苏仪征)人。幼年家贫,父母相继病死,成年后精心钻研医学,遇有病者求诊,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,救活了无数患者。绍兴二年(1132)科

  • 朴黄丸

    《是亦良方》方。制厚朴一两二钱,陈皮一两,木香五钱,大黄八钱。为细末,荷叶水为丸,每服三钱。治痢疾初起,腹中实痛,手不能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