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丛书。清温载之(存厚)撰。刊于1886年。收有《温病浅说》、《温氏医案》及《小儿急惊治验》3种,现存初刻本。
①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。②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石菖蒲。各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方。黄芩、黄连、麦门冬、天花粉、茯神、丹参、牛黄、菖蒲、远志。为丸服。治心经蓄热而致的癫证,或时烦躁,眼鼻觉热者。
见《新本草纲目》。为乌梢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运气学说术语。指天地气相交之中点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天枢之上,天气主之;天枢之下,地气主之”。张景岳注:“枢,枢机也。居阴阳升降之中,是为天枢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:ST25。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别
书名。清·高学山撰。作者认为喻嘉言《尚论篇》各条文中,多有似是而非、未尽恰当之处,遂反复详辨,并以“辨似”为书名。全书辨注颇详。高氏认为“伤寒诊法,惟以形、症、声、色,合之浮、大、数、动、滑、沉、涩、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位于足底,当第二、三趾骨间,与内庭穴相对处。主治足趾疼痛,小儿惊风,癫痫,胃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病证名。指劳损内伤,阴虚火亢而失血者,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呕血者,……有因虚劳,五内崩损,涌出可升斗计者,宜花蕊石散。”参见呕血条。
病证名。①《古今医统》指“头硬不能俯视,气壅胸膈,手足心冷如冰而硬,名曰五硬”。多因禀赋不足,真阳大虚所致。急用六君子汤加炮姜、肉桂、柴胡、升麻以复其真气。②《幼科铁镜》指肝受风邪,头颈手足强直的病证
病名。即疟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疟积,疟疾不善调理而成积,经汗吐下日久,荣卫亏损,邪气伏藏胁腹,结为癥癖,坚痛,名为疟母也。宜常山、鳖甲、三棱、蓬术、草果;方用十将军丸、鳖甲丸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