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柳柽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藏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藏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喉痧至论》。书中总结既往方书治疗烂喉丹痧的经验为四要法。包括:所刺以泄毒;漱喉以去痰;刮后颈以散毒;通大便以泄火。
即真武汤,见该条。
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即子宫。《类经》卷五《色藏部位脉病易难》注:“子处,子宫也。”
阳气重叠过甚,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。参重阴必阳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五。即小儿龟头赤肿而痛。多由风热湿毒郁结所致。治宜内服通心饮(木通、连翘、瞿麦、栀子仁、黄芩、甘草),外用土牛膝、泽兰煎水洗。
病症名。即打扑内伤。详内伤条。
骨名。出《灵枢·骨度》。又名核骨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即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。
兑,通锐。即锐发。《人镜经》:“耳前发脚为兑发。”详锐发条。
见足髓孔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