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化

气化

气的运行变化。①泛指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气化活动,其中较多用以表示三焦输布水液及肾与膀胱的泌尿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②自然六气的变化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各从其气化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
  • 补注温疫论

    见温疫论条。

  • 水银粉

    出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为轻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鬼齿

    ①病名。《谢映庐医案》:“舌下另生一齿,大如枣核,摸之棱指,按之似痛。遂以白矾、肉桂末点之于舌下齿旁,立即取落,敲之即碎,外黄内白。”很符合于舌下腺结石。②中药名。腐败的竹根名鬼齿,苦平无毒。治中毒、

  • 呵欠

    证名。又称欠。见《医碥·欠嚏》。详欠条。

  • 虫积胀

    即虫胀。见《医学入门·鼓胀》。详虫胀条。

  • 风冷泪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四。为风冲泣下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四街

    即四气街。《灵枢·动输》:“四街者,气之径路也。”见气街条。

  • 输穴

    ①泛指全身穴位。输,古与俞、腧通。故亦作俞穴或腧穴。②五输穴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所注为输。”意为脉气至此已较强盛,犹如水流之注输于深处,故名。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。其临床应用,《灵枢·顺

  • 八百棒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