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九里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即别直参,详人参条。
病证名。指寒邪外袭皮毛,内入于肺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伤寒咳嗽之症,头痛身痛,恶寒发热,无汗喘咳。”脉浮紧或浮数。治宜分时令,寒伤肺,未郁热者,冬月麻黄杏仁汤;若三时恶寒身热咳嗽,前方加石膏
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,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。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,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,则可出现气逆、气郁、气滞、气陷、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。
证名。指阴血不足引起的盗汗,属于阴虚盗汗范围。《薛立斋医案全集·保婴撮要》:“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,内热晡热者。”参见阴虚盗汗条。
指舌苔润滑。是有津液之象,热病苔滑,是里热未结;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,是阴寒凝滞,或痰湿内阻。《伤寒论·太阳病篇下》:“脏结无阳证,不往来寒热,其人反静,舌上苔滑者,不可攻也。”
病名。由风邪入于经脉,使经气壅塞不通所致之耳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足少阴,肾之经,宗脉之所聚,其气通于耳,其经脉虚,风邪乘之,风入于耳之脉,使经气否塞不宣,故为风聋。风随气脉行于头脑,则聋而时
医论著作。1卷。宋·程迥撰于1176年。作者结合临床论述医学中的一些学术问题,但有较浓厚的理学观点,甚至提出疫疠、伤寒没有传染性。须予批判地对待。
运气术语。年支与岁气同气相承,故名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承岁为岁直。”张景岳注:“丁卯之岁,木承木也;戊午之岁,火承火也,……此以年支与岁,同气相承,故曰岁直,即岁会也。然不分阳年阴年,但取四正之
病证名。指饮酒过多所致的瘕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人有性嗜酒,饮酒既多,而食谷常少,积久渐瘦,其病遂常思酒,不得酒,即吐,多睡不复能食,云是胃中有虫使之然,名为酒瘕也。”参见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