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水蛊

水蛊
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蛊候》:“水毒气结聚于内,令腹渐大,动摇有声,常欲饮水,皮肤粗黑,如似肿状,名水蛊也。”即水鼓。详该条及蛊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消癍活命饮

    《医方经验汇编》方。川大黄(酒炒)、黄芩(酒炒)、连翘、甘草、栀子(炒黑)、苏荷,板蓝根、青黛、西洋参(隔汤燉)、当归(酒洗)、大生地(炒)、广郁金、紫背浮萍、紫菊花(亦可用根)。水煎服。治葡萄疫。

  • 瘦人经水来少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指身体瘦弱而月经量少。多属气血俱虚。治宜气血双补。方用四物汤加人参汤。参见月经过少条。

  • 方药合编

    民族医方书。朝鲜族黄度渊撰于1868年。全书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病症分为54门,论述369组病,处方分为上(补)、中(和)、下(攻)三统,载方916个,兼述26种药的制作法和26种禁忌,中药515

  • 红子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赤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一字金丹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方。紫花地丁、蚤休、山慈菇。为细末,每服一字,开水送下。治痘毒及痘黑陷倒靥,干枯不起。

  • 经络感传现象

    又称经络现象、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。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病症。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、艾灸、通电、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。经络感传的性质,因刺激原和

  • 物损真睛证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①指黑睛的外伤,“谓被物触打在风轮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②泛指眼珠的损伤。

  • 肋骨折

    病名。见清·徐瑛《接骨全书》。证治参见胸骨伤条。

  • 八正神明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八正,即:二分(春分、秋分)、二至(夏至、冬至)、四立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。本篇一是论述四时八正,日月星辰的变化,以及它与人体气血虚实和针刺补泻的关系;二是论述望、闻、问、切,应结

  • 阳物细小

    证名。指阴茎短而细小之症。多因肝气不足所致。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:“男子有天生阳物细小,而不得子者,人以为天定之也,谁知人工亦可以造作乎。……盖人之阳物修伟者,因其肝气之有余;阳物细小者,由于肝气之不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