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油麻稿

油麻稿

见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。为麻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恶(wù 误)热

    证名。即怕热。①外感热病反映于外的一种证候。如:伤寒阳明病的外证为“身热,汗自出,不恶寒,反恶热”(见《伤寒论·阳明病篇》)。其他如“阳明温病”亦“但恶热,不恶寒”(见《温病条辨》)。②见于内伤疾患。

  •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

    书名。1卷。原题葆光道人撰。书中除总论眼科外,将眼科常见病证72种以问答方式编为七十二问,除记述各病症状外,并附方药。但内容与《龙木论》中的眼科七十二证不同。解放后出版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时,附录了本书

  • 经行辄头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。即经行头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阳燧

    指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,用以聚集日光,点燃艾炷施灸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阳燧,火镜也。以铜铸成,其面凹,摩热向日,以艾承之,则得火。”

  • 雷伯宗

    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明初医生。名勋。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精通医术,尤擅长小儿科。洪武年间(1368~1398年)任职太医院。著有《千金宝鉴》,已佚。子野僧、孙时中都继承医业,为当地名医。

  • 清湿

    寒湿类病邪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清湿袭虚,则病起于下。”因寒湿之气下坠,致病时可见下肢痠麻瘅痛,浮肿,屈伸不利,膝肿痛或腹痛水泻等症。

  • 郭照乾

    【生卒】:约9世纪末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汝端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治疗妇科负盛名。

  • 心痛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心痛痧》:“痧毒冲心,属之于气,则时痛时止,痰涎壅盛,昏迷烦闷,此其候也。治宜刺手臂,服顺气之剂为主。痧毒攻心,属之于血,则大痛不已,昏沉不醒,此其候也。治宜刺腿湾,服活血之剂为

  • 小儿发黄

    病证名,指小儿头发色黄不泽的病证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足少阴为肾之经,其血气华于发,若血气不足,则不能润悦于发,故发黄也。”治宜滋肾养血,用二至丸合四物汤加制何首乌、菟丝子煎服。

  • 医籍考

    见中国医籍考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