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健气功的一组动作。又名鸣天鼓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鬼邪候》。又名琢齿。使上、下齿互相叩击如咀嚼状。龚居中《红炉点雪·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》:“齿之有疾,乃脾胃之火熏蒸。每日清晨,或不拘时,叩齿三十六遍,
即阳和解凝膏,见该条。
指较大的针灸刺激。针刺以粗长针具,高频率,大幅度及长时间地捻转提插,使患者得到强烈感应者为强刺激;灸治则以大炷,多壮,或长时间熏灸为强刺激。适用于体质壮实,耐受性强,或某些需要大剂量刺激的病症,如急性
病名。见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卷一。即疫痢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面颌部的肿疡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又名脸发、面疮。由风热郁滞阳明胃经,循经上攻而成。多生于面部颊车处。初起一个,形如赤豆,渐发数枚,色红焮肿疼痛,破后时津黄水。治宜疏风清热。内服荆防败毒
见西溪书屋夜话录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清气化痰饮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撰有《养生术》1卷,已佚。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常参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