泪点
即泪堂。详该条。
即泪堂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《循经考穴编》作商盖。即督俞。见该条。
出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狗脊之别名,详狗脊条。
①经外奇穴名。见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手背第二、三掌骨小头向后方之凹陷处。主治项强。直刺0.5~0.8寸。②落枕穴别名,见该条。
病证名,又称小儿口吃,指小儿讲话发音断续重复而不顺畅。《幼幼新书》卷六:“语吃本心气不足,舌本无力,故欲有言而舌不能运。有生而不吃,儿相较吃,谚谓学吃。”说明本病可由心气不足而致,但亦有因于不良的语言
药物学著作。42卷。明太医院刘文泰等集体编撰于1505年。本书是明代官修的一部本草著作。当时没有刊行。1700年清太医院王道纯等又补撰续集10卷。本书主要是在《证类本草》一书基础上改编修补而成。共收药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长于针灸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有《殷元针经》1卷,已佚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即子嗽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风牵斜。详该条。
指六腑所属阳经的井、荥、俞、原、经、合等六个特定穴位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六府六腧,六六三十六腧。”
病名。①鼻息肉别名。详见该条。②鼻腔内恶性肿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