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又名《东垣先生试效方》、《东垣效验方》。9卷。金·李杲撰于1266年。计24门,分述药象及各种病证,包括饮食劳倦、心下痞、中满、腹胀、反胃,及妇人、小儿、眼鼻耳齿等病证。后为“杂方”。每门先设总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桃南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。又名中腑。详该条。
理筋手法之一。即提弹法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脉经》。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《医宗必读》卷六方。原名新定拯阳理劳汤,又名拯阳汤,救阳理痨汤。黄芪(酒炒)、人参各二钱,肉桂(去皮)七分,当归(酒炒)一钱五分,陈皮(去白)、白术(土炒)各一钱,甘草(酒炒)五分,五味子四分。加生姜
五脏绝候之一。①指肝气绝出现的危重脉证。《华氏中藏经》卷上:“面白,无左关脉者,肝绝也。”《注解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唇吻反青,四肢习者,此为肝绝也。”《脉经》卷四:“病人肝绝八日死,何以知之?面青,但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胎前吞酸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六。即痘风疮。详见小儿痘风疮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