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证候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阳实者,足少阳经也。病苦腹中气满,饮食不下,咽干头痛,洒洒恶寒,胁痛,名曰胆实热也。”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折断或扭转,治疗上喻当机立断以扭转病势的方法。如对热邪深重患者,采用大寒之剂折其化火上炎之势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当折其胜,可散其邪。”②喻疼痛程度。如腰痛如折。③喻屈曲的体位或动作。如取穴时使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人迎,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P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厥阴、少阴之会。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,胫骨内侧面后缘。另说:“在内踝上八寸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在内踝上一寸”(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)
同痰迷心窍。详该条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三方。木通、滑石、赤茯苓、车前叶各一两,瞿麦五钱。为末,每服四钱,水煎服。治阴虚为阳所凑,膀胱积热,小便难而黄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即灯心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