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温症癍疹辨证

温症癍疹辨证

书名。1卷。清·许汝楫撰。刊于1888年。本书专论温病癍疹的辨证与治疗,指出:“癍毒发于阳、承于阴;疹毒发于阴、承于阳。”许氏阐析在温病过程中癍、疹的病理和治法各不相同,并介绍了一些自拟的经验效方。末附治霍乱吐泻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理求真

    脉学著作。3卷。清·黄宫绣撰。卷1为新著脉法心要,介绍诊脉部位,各种脉的形象、主病等内容;卷2新增四言脉要,系据《诊家正眼》所载崔氏“四言脉要”予以增删而成;卷3有汪昂所撰十二经脉歌、奇经八脉歌,末附

  • 开郁舒经汤

    《万病回春》卷四方。紫苏、陈皮、香附、乌药、川芎、苍术(米泔制)、羌活、天南星(姜汁制)、半夏、当归各八分,桂枝、甘草各四分。为末,加生姜三片,水煎,入竹沥、姜汁少许服。治妇人情志抑郁,气滞经络,手足

  • 内关

    ①阴邪极盛,积聚于内,不能与阳气相交所致的病象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脉口四盛,且大且数者,名曰溢阴。溢阴为内关,内关不通,死不治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:PC6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手厥阴心包经。手厥阴之络穴

  • 吐丝子

    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即菟丝子,详该条。

  • 锁喉风

    病名。①指急喉风兼有牙关不开,口噤如锁者,故名锁喉。多由风热之邪外侵,引动肺胃积热上升,风火相搏,热毒郁结不散而成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咽喉肿痛,饮食难入,或痰气壅塞不通者,皆称为锁喉风。”或见胸

  • 臂骨伤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包括尺骨、桡骨单折及双折。临床以尺骨近端和桡骨远端骨折为多见。多因跌打、坠堕、扭转所伤。局部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。有断端移位者,畸形明显,触按有骨声。断端移位者,尤其在双骨折

  • 五神

    五种精神活动,即神、魄、魂、意、志,分别为五脏所藏。《素问遗篇·本病论》:“人犯五神易位,即神光不圆也。”参见五脏所藏条。

  • 大节

    ①大关节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。”②指、趾的第一节。

  • 内治

    指服药以治体内发生的多种病证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内者内治,外者外治。”

  • 太阳经病

    病证名。亦称太阳经证。一般指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。《伤寒溯源集·太阳经纲领》:“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眥,上额交巅,从巅络脑,还出别下项,连风府、循肩膊,内挟脊,抵腰中,夹督脉而行。风寒客之,故头项强痛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