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袁句《天花精言》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,见该条。②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会阳,见该条。
证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肌肉如铁,胸腹串痛,按之有跳跃之处。……针刺不得入,此真气已竭,血不流行,则肌肉呆板。”
即凌霄花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多因胃热络伤,或心、脾、肝、肾劳损而致。《临证指南·吐血》:“内因起见,不出乎嗔怒郁勃之激伤肝脏,劳形苦志而耗损心脾,及恣情纵欲以贼肾脏之真阴真阳也。”其症身无表邪,脉不浮
证名。指腰痛连及两股俱痛者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四。因肾虚风邪侵袭所致者,可用虎骨散、牛膝丸等方;因湿热下流所致者,可用清热胜湿汤。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寒湿流注于足少阳之经络,则为腰胯痛,盖腰乃
指肺气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障碍的病机。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,如由于某种因素引起肺气不利,除出现咳嗽鼻塞气逆症状外,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,致小便不利,出现浮肿、喘咳等。治须溯本寻源,结合利气、降气
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即初生拭口。详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有二说:①在深度入静中自然出现的柔匀深长缓慢的呼吸状态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说:“古之真人,其寝不梦,其觉无忧;其食不甘,其息深深”,真人呼吸,就是这种状态。②指气功状态中所出现的特殊呼吸状态。
①脉中的精气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食气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,脉气流经,经气归于肺……。”②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,即经气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