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。明·张三锡《医学六要》:“久病或服克伐药,吐涎不止,脉大无力,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。”治宜理脾和胃。用六君子汤加减。
亦名胞浆、胎浆。《脉经》:“妇人怀躯六、七月暴下余水,其胎必依而堕。此非时,孤浆预下,气血皆虚故也。”即羊水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远志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之简称,见该条。
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的一种,亦指该科医生。系专事管理帝王饮食卫生的医生。参见疾医条。
眼科病证,指因人体其他部位患有化脓性感染引致目病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人生疮疡肿毒累及目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