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一:“风腲腿之状,四肢不收,身体疼痛,肌肉虚满,骨节懈怠,腰脚缓弱,不自觉知也。盖风邪侵于分肉,流于血脉,荣卫稽留,涩而不行,致身体骨节,肌肉腰脚,痹滞无力不能用也。”宜用五加皮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赤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较粗大的肌腱或韧带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项中大筋两傍各一。”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不攘,大筋緛短,小筋弛长。”
①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,为铁仔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西草药》,为鹿茸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张景岳注:“揣,推测也。”本篇论述自外揣内或自内揣外的诊断方法,故名。主要阐明人体是内外相应的统一的有机体。诊治疾病可从外表上显现的各种征象去推测内脏的变化,或从内脏的病变判断外表的证
出《素女经》。亦名俞鼠。指阴蒂。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火类》:“暴瘖,猝痖也。”即暴瘖。详该条。
血脉指血液和脉管以及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。这一系统的生理功能,由心脏主持,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。心脏气血的虚实和病变,可影响血脉的运行;血液的盈亏,也直接影响着心脏的功能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诸血者,
《素问》篇名。大奇是比较《奇病论》扩大的意思。本篇专论奇难疾病的脉症,并指出从脉象的变化认识疾病的机理。文中还把各脏腑经脉精气不足而表现出的脉象及预后作了说明。
病证名。小儿黄疸,因脾胃积热而致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四:“夫小儿黄疸者,是热入于脾胃,热气蕴积,与谷气相搏,蒸发于外,故皮肤悉黄,眼赤黄也。”治宜清热解毒。用茵陈丸或三黄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