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烙治法

烙治法

外治法名称。又名烙铁法。此法宜用于乳蛾喉瘤等病。先以消毒之小手术刀,于瘤体或乳蛾上轻轻割划预定的治疗部位(亦可不割划)。再根据乳蛾、喉瘤体之大小,选择大小不同之烙铁,先在酒精灯上烧红,蘸香油少量,并在压舌板上轻点一下(以防油多烫伤健康组织),趁热烙其划割之部位,一触即起,不宜久停,可视喉瘤体之大小,每侧烙5~50烙(初次宜3~5烙,以后渐加),烙后吹冰硼散。宜每隔2~3天烙治一次,以烙平为度。注意:①烙铁须烧红,凉则无效。但应防止烫伤健康组织。②烙以前须蘸香油,以防烙铁与肌肉粘连,且香油有清润烙痂作用。③小儿或因精神恐惧,不能合作者忌用本法。④有表邪者,不宜施烙法;喉瘤色暗红,咽喉干痛,颈胀,烦闷,脉弦数者不宜施烙法。⑤术后忌腥辣,烟酒,并暂不宜作剧烈活动;防止暴怒及高声谈唱。⑥术后可服六神丸疏风清热之品。如银翘散清咽利膈汤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樟柳柽

    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藏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片剂

    药物剂型之一,药物经加工或提炼,与辅料混合后加压而成。片剂具有用量准确、体积小、服用方便等优点,是临床常用剂型,如银翘解毒片、橘红片、穿心莲片等。

  • 腿肚

    指腓肠肌部分。

  • 赖尿郎

    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桑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肚带

    出杨子建《十产论》。即脐带。详该条。

  • 酢(cù 醋)心

    即醋心。《齐民要术·作酢法》:“酢,今醋也。”详醋心、吐酸条。

  • 痤疿疮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有: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疿”的论述。指生于股臀间的疮疡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密如撒粟,尖如芒刺,痒痛非常,浑身草刺。”由脾经湿热,湿毒郁久而成;或因久坐卑湿之地,或坐烈日石上酿

  • 阴维脉

    奇经八脉之一。见《素问·刺腰痛论》。其循行路线,据《奇经八脉考》载:“阴维起于诸阴之交,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……上循股内廉,上行入少腹……循胁肋……上胸膈挟咽,与任脉会于天突、廉泉,上至顶前而终。”本

  • 虞抟(túan 团)

    【生卒】:1438~1517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天民,自号花溪恒德老人,浙江义乌人。家世业医,继承家学,钻研各家著述,以医术闻名,晚年撰《医学正传》(1515年)一书,其中综横诸家学说,更旁通己意及

  • 小儿疳眼

    病名,指小儿疳积诱发眼疾。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,又名疳眼、小儿疳眼外障、小儿疳伤眼目、疳毒眼、疳病攻眼症、疳疾上目。其发病多因脾胃亏损,精血不足,目失濡养,肝热上冲所致。眼部干涩羞明,白睛失去润泽,黑睛